
【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】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《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》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A股市场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改善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截至10月31日,全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高达7349亿元,同时,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,引领产业结构焕新升级。
报告数据显示,在稳中有进的宏观经济背景下,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。前三季度,全市场5446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6%;净利润4.70万亿元,同比增长5.50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业绩增长呈现加速态势,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.82%和11.45%,环比增长2.40%和14.12%,逐季向好的态势得到巩固。
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三季度报告中尤为凸显。创业板、科创板、北交所上市公司作为创新“尖兵”,增势明显,其中创业板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双双超过10%。上市公司的整体“含科量”也在显著提高,全市场总市值达107.32万亿元,其中电子行业市值规模已超越传统银行业,成为市值第一的行业,占比达12.42%。在人工智能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,存储芯片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,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%和20%。
在回报投资者方面,上市公司的责任担当日益增强。分红与回购作为回报股东、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方式,其频次和规模均稳步提升。前三季度,全市场共有1033家公司公布了现金分红预案,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,其中38家公司进行了多次分红。现金分红总额合计7349亿元,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,彰显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的诚意。与此同时,股份回购热潮涌动,全市场累计回购金额达923亿元,其中注销式回购占比26%,这不仅向市场传递了股价被低估的信号,也直接提升了每股收益,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。
业绩的持续向好和股东回报的稳步提升,离不开对创新战略的扎实推进。前三季度,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达到1.16万亿元,同期规模已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,同比增长3.88%。全市场研发强度为2.16%,而科创板公司的研发强度更是高达11.22%,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也达到5.21%。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,正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,为上市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(文馨)